从达尔扈特草原到成吉思汗陵 ,迎春晓雪

296人看过美文美句精选

从达尔扈特草原到成吉思汗陵

这一次,有三天的时间,走进达尔扈特草原,去拜访鄂尔多斯高原上那片神圣的地域。深切体验和心领780多年的信仰与守护。以地理上的距离松开世俗加于精神上的羁绊和身体上的束缚,有足够的心理空间和时光影像来维持一种民族尊严和风骨。 那纯粹高远的蓝天,羊绒般纯净的白云,深绿色赋有弹性的草地,点缀其间五彩缤纷的花卉,加上分布不均的人工森林,自然就构成了一种广阔神奇的图景,连绵不绝、碧翠无涯,让你由视野联想到历史,编织起现实与往昔的网络。消除心灵沉淀而形成的有形无形的边界。1227年,成吉思汗在行军途中病逝六盘山下,忽必烈定守陵规矩,由当时大汗最信任的右翼万户长博尔术和左翼万户长木华黎的部队和朝廷重臣组成卫队,“担负神圣使命”的守陵队。各部族派代表集中于“八白宫”前,分别守护祭祀、管理、迁移等职责。这支特殊护卫队享受“不服兵役、不纳税赋”的特权。以后演化为“达尔扈特人”。崇尚大汗祀奉之神,代代相传。1954年成陵内物品由甘肃青海迁移回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至2003年历36代。我们在甘得尔草原与前来迎接的同学相会。他从鄂尔多斯政协退休后。专门研究成陵文化和达尔扈特历史。与他相比,我的那点相关知识简直九牛一毛也。兴高采烈的我踏着地毯般柔软的草地向那片芦苇奔去,听到他们的呼喊已经双脚陷于湿地之中,幸亏浅水拨脚,不至危险。出来一身冷汗。他笑着拉起我的手,向西北干涸一点的草原走去。耳听嘴应着他的问候,眼神却盯上那些鲜艳的蓝蓟,费菜、鼠尾草、格桑花和马粪中的伞菌蘑菇,被水草簇拥扶衬为油画般的美丽。远处,有几十匹马儿悠然散漫吃草,再远处,是隐隐丘山,浅蓝色蕴染为草原与天际的过渡,显示着高原湿地草原的魅力。不见了以前淡黄色的沙线和浅灰的农田,且无形中仍有游牧与农耕文化的影子,似乎也听到了犬戎、鬼方、匈奴、姜、氐、党项、鲜卑人从远古传来的呐喊与喘息,最终合奏出“长生天”的天籁大音,交响于成陵的乐鼓钟声和流水般的汽车轰鸣中。到达尔扈特草原,已中午。白色的蒙古包群落如雪山般高低起伏,南面一片湖泊,边缘镶嵌草绿花彩的锦框,向西辽阔开去。虽植被薄脊,但鲜花簇簇点点,五颜六色,如一匹彩绸平铺晃荡。好一片“花海草原”把游客们招引得如醉如痴,狂热的奔跳,横躺斜卧,做出各种浪漫放荡姿态,拍照嬉耍,全不顾被踩踏蹂躏的野花茅草。无论管理人员怎样用高音喇叭声嘶力竭喊叫维护,仍置若罔闻,只到尽兴方才罢休。我们被迎入一座豪华的超大蒙古包内,穹顶开玻璃天窗,十分明亮,圆形围壁的西北面挂着大幅成吉思汗画像,其余全是彩色壁画。半月形火炕上铺着彩色地毯,中间放一张雕花柏木炕桌,门口两侧是两套三人沙发。我和同学和民委、管委会的五人被推让上坐,桌上摆的酥油饼、馓子、奶油、乳酪、炒米水果,异香入窍,馋延欲滴。这种场面我虽经过多次,但这里却给人一种尊贵高雅之感,是达尔扈特人特有的气场。转眼间端上烤羊脊和胸茬,全羊杂碎和配菜。照例是身着蒙古服饰的一男一女手捧银碗白色哈达散酒。我依礼而行,接酒敬天敬地敬大汗,然后一饮而尽,也将同学灌输给我的达尔扈特人那种坦荡、豪爽、奔放、旷达、诚挚、侠义溶入肺腑脏器,焕发出一种热烈激扬的情绪。趁他们午休时间,我走出蒙古包,在紫花苜蓿、沙葱、韭菜、百日菊夹杂的小道上渡步。一排高大的彩旗在风中呼啦啦飘动,南面湖水荡漾,与蒙古包群中传出的音响混杂,让我感到被西方学者称为“全人类帝王”的成吉思汗 20万铁骑席卷亚欧大地的气势场面,历史的幻影与九十九天以及日、月、 星、山川河流、宇宙大地融汇演变,成为达尔扈特人永久的精神信仰,坚定着他们神圣守护的使命。他们把民族精神与一切自然现象都视为具有神灵的圣物,附着于以成吉思汗为长生天的形象,去信仰崇拜,具有永恒价值的生态意义。下午,乘一辆上世纪大卡车改造的越野冲浪车,从游览区广场出发,向西过草原,进入沙地疏林灌木丘陵地带。黄沙与黏土混合的坎坷荒道,被笨重的车轮卷起滚滚尘浪,顺风弥漫于车前。车身颠簸如同返行远古的征程,似达尔扈特人护卫大汗灵柩在泥泞砂窝艰难跋涉,到伊金霍洛旗安顿下来后,也只有一辆老爷车隔几日通行一次。我们灰头土脸,体验那洪荒交通与荒漠穿行的感觉,产生了一种隐幽的悲戚。人生中总有这样的境遇,对日渐稀少的野性欣喜惊讶,潜能被深层次激发。其中作为中介的一些文化却与认知隔开一层朦胧的面纱。在这种边界般的地域,方可体验到真正的人性与原始性生活。上了敖包将哈达献上,转三圈,上香祈福。此时天空偏南方向出现彩色光晕,东西如括弧,南北上下横抹一条,人们惊呼,有的伏地对敖包叩首膜拜,以为吉兆。据传说,当年成吉思汗来到这里,被美丽的景色所迷醉,忘情赞叹之间,竟将手中马鞭失落于地,沉吟良久,嘱咐手下他死后安葬于此。我漫步离开,向东南返回。山坡上野韭,扎蒙花、旋覆花,火绒、紫菀、芦漏等鲜花怒放,赤橙黄绿青蓝紫,与天空彩虹相映呈祥,悦目赏心。我极力将记忆中的地质、物种、景观等知识附诸期间,诚图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或想象达尔扈特人与自然和谐共助,改造荒漠的故事。时刻产生起想不到的情感。我真正走进了一种境界,融入它,体会它,同情它,理解它。天然的无意识塑造着我的心灵,将灵魂变形,也将我打造成其中一物,在花草坡梁土道上跃动闪烁,出现一种纯朴原始结构完善复杂又有生机的自然体系。次日,同学安排在成陵会见达尔扈特三十七代传人额尔定斯迪。半小时车程,将我的心灵深深诱入眼前循序展开的风景,仿佛有种勾魂摄魄的东西刷屏似地延伸于那圣殿般的三座大蒙古包。他在中间正殿等候。我们首先祭拜了成吉思汗塑像神位,随后进入侧室坐定。他向我们介绍了成陵祭祀的有关情况。达尔扈特原不属于鄂尔多斯七旗管辖,是特殊的“爱马克”(部落)。最高首领是济农,主持成陵大祭,下有正副达尔古各一人,再下有大小达玛勒,名称职责也在与时变化。现在是每月两次小祭、三月、五月、九月、十月各有一次大祭,由他主持。平时早晚都举行燃熏香团坐灵前祭拜。青灯红烛正心诚意守陵。诵《伊金颂》、《苏勒定颂》《窝奇特经》等。他正培养侄儿为传承人,以代替他只有一女不能继承的缺憾。现在日常祭祀的达尔扈特人有三十名。他那坚定深沉又淡然的神态,让我感到了以“自尊为大”的强大定力。大殿之外,竖着大汗三叉神的查干苏勒德,矛的主苏勒德和八柄陪苏勒德组成的大汗国徽旗帜,木杆铁矛,白公马鬃的九种徽旗。仰视而想到本雅明所说“灵光”凝聚之处。它不是一定政治、观点、功利,是达尔扈特人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是民族精神绵延不绝的文化血脉,包含厚德载物的宽容,仁民爱物的博大,舍我其谁的担当,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其终极根本是人的存在意义和终极关怀。走在成陵的林荫大道上,柔和的阳光轻轻踩在那些我喜欢的绿树花草上。在高远深邃的内省静谧中,觉得自己的骨肉血脉中也融入了达尔扈特人的精神,它冲淡了我多年的心理积淀,感情同化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反观缺失民族信仰的诸多乱象,于隐痛中坚定着民族性的耐力与刚强,无情地抗拒那些负面的民族文化残余与西方的精神垃圾。更新着整个人与自然以及自我的“格局”和品质。

迎春晓雪




迎春晓雪
欲晓曙色白漫漫,
携与风来意绵绵。
薄落人前驱不散,
沾去枝头鸟声旋。
翩翩意暖初阳照,
痴痴翻转落地难。
别有家家红灯盏,
素裹红妆缀远天。
2019.2.1晨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唯美诗句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从达尔扈特草原到成吉思汗陵 ,迎春晓雪 》评论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