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二首中的名句是哪一句

142人看过美文美句精选

唐太宗《秋日二首》诗词赏析

枯木

《秋日二首》

【唐】李世民

其一

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

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

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

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

其二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唐朝建立和统一的主要奠基人,在他的领导下,开创了举世闻名的贞观之治,从而为大唐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唐太宗的文治武功,自古以来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的的重大贡献有目共睹。唐太宗不但从谏如流,善用人才,而且自己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全唐诗》收录了唐太宗88篇诗词,不少诗词沈丽高朗,凝练隽永,广博深邃,意境幽远,具有极高的文学造诣。

《秋日二首》诗词,从词义分析,应该是唐太宗晚年作品,描述的是终南山翠微宫的秋日风光,在优美的景色中,流露出淡淡的秋思和闲愁。

第一首,“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金风”即秋风,秋天西风起,西方五行属金,因此人们称为“金风”。秋风一起,菊花三五成丛,散落绽放;荷花凋零,莲蓬结籽,不再是夏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因而比较稀疏,反而衬托出莲叶上的露珠晶莹如玉。其中的“菊”和“荷”,“散”和“疏”,“金风”和“玉露”相对比,观察细腻,对仗工整,字字锤炼,颇为传神。

“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酷夏已去,鸣蝉不再;秋天到来,大雁南飞。“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缬”在这里是印染的意思。秋高气爽,终南山高耸入云,云雾在半山腰缭绕,犹如望着高山发愁,衬托出终南山之高;彩霞犹如织锦,把天空印染的非常壮丽。这句的“愁”用得甚妙,构思巧妙、奇思幻想令人钦佩。

“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最后这句历来争执较多,有的解释认为“峨眉”指的是峨眉山,翻译过来是“远远的看过去,希望看到成都的模样,但是映入眼帘的却是巍峨的峨眉山”,笔者认为似乎不妥,此处的“峨眉”应该是“蛾眉”。因为唐太宗没有去过四川成都和峨眉山,这首诗应该是在终南山的翠微宫所咏叹,因而此句的翻译有点不恰当。以笔者看来,应该是唐太宗听说过四川天府之国的秀丽,向西南眺望,终南山一片云山雾罩,遮挡住了视线,古人用“蛾眉”来形容山的形态,因此“蛾眉”似乎更为妥帖,也符合整体诗词的解释和连贯意思。

《秋日其二》同上首一样,同样是先描写风光,不过上首是初秋的景象,这首则是描写的仲秋景象。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兰沼”有的解释为首联用的“偷春格”形式来澄清阳春的兰花幽香,然而该诗颔联依然对仗工整,因此解释颇为牵强。其实“兰沼”应该指的是翠微宫,古人喜欢兰花,因为有“王者香”和君子气概,形容宫殿则常用兰来形容,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这里的兰宫就是指华美的宫殿;兰沼则是充满奇花异香的翠微宫的代指。这句的意思是:秋高气爽,华美的宫殿分外明朗,在秋风的吹动下,桂花树摇曳多姿,香气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仲秋时分,早上露水凝珠,晶莹欲滴,金黄色的菊花遍地绽放。一“凝”一“散”,金玉满堂,壮丽辉煌,气势恢宏。“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山峰高低起伏,在日光的照耀下不断变换着影子,云朵飘逸,在空中移动,把动态的山间秋光描述的淋漓尽致,时空变换,秋兴顿起,生机勃勃,令人向往。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尾联则作诗眼,瀛洲和蓬莱的仙境最然不敢奢望,然而放眼眼前的优美泉石风光,也算知足爽快,愉悦自己的内心才是真谛。

总体来说,《秋日二首》诗词,唐太宗胸有丘壑,自成一派,变腐朽为神奇,凝美景于诗意,给人们展现了一幅壮阔的优美秋日风光,用词凝练,对仗工整,构思巧妙,想象丰富,气势恢宏,大气磅礴,也体现了唐太宗的胸襟气魄,从而奠定了初唐新兴律诗的基础,开启了盛唐文化的初端。

2018/8/30榆木斋

石灰吟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哪一句

这句出自明朝于谦的《石灰吟》千锺万凿出深山,列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怕牺牲不怕困难,视死如归。以博大胸怀来对待即将发生的事情,以石灭来形蓉自己高尚人格,两袖清风,无愧天地间,天愧于人民。

于谦明朝正统年间(十三年),官拜兵部左待郎,来年秋天,蒙古也先卒兵范境。明英宗皇帝率兵亲征,不幸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内一个城堡全军覆灭,这是明朝历史著名″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蒙古也先(亲王)指挥大军直奔北京城,当时明朝文武百官听到此消息,顿时㤺乱一团。于谦第一个站出来说,如今之计只有团结一致,号绍各地勤王兴兵解北京之围,从新选立皇帝,国不可一日无主,这才出师有名。大部份官员都同于谦建议,推举明英宗弟弟朱祺玉为皇帝即明代宗。经过各地勤王之兵及北城内军民齐心协力,于谦亲自指挥把也先大军杀得丢灰弃甲,大败而逃。经此一役蒙古也先同意求和放回明英宗,于谦之名因此天下皆知。

后英宗复位,以范上作乱罪名将于谦赐死,一代名臣结局令人唏嘘!为了国家民族虽死犹生,应照自己所写: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天地有正气,碧血照丹心!

李贺的诗《咏怀二首》中有一句“长卿怀茂陵”,其中的“怀”是什么意思

《咏怀》

李贺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长卿,就是司马相如,字长卿。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元狩五年,司马相如因病免官,家住茂陵。「怀」,有人解为居住,也可以,但怀字本身没有居住的意思。有个词叫「怀居」,出自《论语·宪问》「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为留恋安逸——「怀」意为「留恋,贪恋」,居是指「家居」(《论语集注》「 居,谓意所便安处也」)

「长卿怀茂陵」,是说司马相如很留恋在茂陵的岁月。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哪首词中的名句

这首词是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如梦令》全文如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还有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也很优秀,只是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讲述她酒醒后的状态,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说的她醉酒归家时的醉态。

屈原的千古名句,你最喜欢哪一句

谢谢。很喜欢屈原在渔父中说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一在这句话中釆用了韵散相同的语言形式和设问回答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在表现屈原的高洁品格和超俗精神的同时,也成功的塑造了一位高超遁世的隐者形象。二文中对屈原形象的刻画生动传神,栩栩如生,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三今天恰逢端午,让我们又想起屈原以身报国的高风亮节。让我们共同纪念他吧!以上回答如有不当请指教。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写月亮的名句是哪一句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如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该篇文章是苏轼贬到黄州第四年所写,记录了在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表达了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文中“月色入户”,是拟人化描写月亮光,似乎月光了解作者的苦闷,入户来寻他,帮他排解苦闷。

最传神的应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文中没有一个月字,可是又把月光表达的淋漓尽致。“积水空明”,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藻荇交横”是月光下水草摇曳生姿,静中有动,堪称绝句。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爱情美文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秋日二首中的名句是哪一句》评论0

最新评论